《空华》| 序言手记

我至今不长的人生里,常有人告诉我,苦痛多来自不成熟。

有人的不成熟是贫穷,有的人是虚荣,有人是求而不得,又有人仅仅是陷于彷徨。大家好像都明白——世人并不如其外表那般光鲜,多数人都有着自己的难处。但当他们把自己的难处开诚布公置于台面时,却换不来所有人的敬重。“苦于贫穷恰似浮躁,虚荣是不懂满足,求而不得是不知量力,至于彷徨则是轻浮。”人们议论着,仿佛出世才是苦海之涯,心有俗念就是不成熟,人不成熟才会感到苦痛。事实上,有多少人是一边敬仰着这出世之美,却不自觉地骄傲于自己的苦难;有多少人一边自恃清高,却仍鄙视着自己身处的芸芸众生?如此看来,这种自负才应该是真正的不成熟吧。

至今我仍记得自己那些最不成熟的时刻,或是骄傲、骀荡、不思尘世,或是厌世、不安、远离人群。如果说人的苦痛都来自于自身的不成熟,我大概会如此故作深沉,“自己的苦痛,或许比世人更多一些”。

只是,人总会有些琐事萦绕在脑中,或是令其感伤,亦或是使其沉重。在这不成熟的时期,这些感受愈加繁复,终究也只能释放出来。从那时起,我用自负的笔触记下这种“苦痛”,直至今天。一页一页,已有六年。

每当空闲,我会翻开这些回忆,有时嘲笑着原来幼稚的自己,又有时惊叹自己独特的目光。如今,我想把这些混沌文字选摘出来,一来作为留念,二是交与世人批判——怎会有人写下如此狂言。

随着年华逝去,我也渐渐理解这不成熟和苦痛——口若悬河目中无人者岂非不成熟也?专注一物潜心专研者岂非不成熟也?固执己见审视世间者岂非不成熟也?所谓成熟,大概并不指超凡脱俗,也并非一意专心,并非乐于世间,更非厚黑那般世故。这些不成熟与苦痛,也不过弹指;苏子哀吾生之须臾,最终还是安于世间。在我看来,这些成熟之争并无必要,活在当下才是人间真谛。如果要为我选出的这些文字题名,我想,应该是《空华》。我并非佛家人,也未曾拜读经文故事,一时想起这个词来,或许也是我那不成熟的骄傲吧。

说来有趣,曾经看过我文章的几位友人中,大多都有过一种同样的感觉,说我的文风像太宰治。我喜欢太宰的文章,几年来我几乎读遍了中译市面上所有的太宰文集。把自己曾经写下的“真理”汇集在一起,想必太宰也这样考虑过。《思考的芦苇》、《叶》、《碧眼托钵》,不得不说,它们都让我感到某些共鸣,即使再是主观地排斥,却也像照镜子一般在心底感到明晰的无奈,脑中不由得现出理想、堕落、虚浮之云云。只是,我思考的并不多,不如叶一般繁驳,但思想也并不像太宰托钵那样无赖;说到底,我不能和太宰相比,也未曾想过与他齐肩。已逝的作者听不见后人的评论,无论是赞誉、还是批评,故此偏见并不是将对那作者的态度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理由。

我不靠自己的简陋文字吃饭,也不求获得他人共鸣,仅仅将此处当作日志而已,还望来客们笔下留情。